去逛景点,是寻找典型的文化景观的行为。也许你会说,沉浸式的游玩很难做到,因为脱开这些景观,每个中国城市好像都长得差不多。这就需要更细致地观察,全方位的理解和体验。

没有准备的观察收获会很少。这个准备大致有两个部分:理论视角的,和地方知识的。

地方知识的,可以通过读有关主题的书、他人的游记、纪录片影视作品、找公众号等。如果能对地理/考古学/人类学/历史地理学/艺术与美学稍微有些了解,就会有更丰富的观察视角。(后文更详细)

人是从乡野聚拢到城市的,因此一个城市的底色与其周围自然环境相关,多关注地貌、人地关系。 在游客中心、交通枢纽、博物馆这样的地方,一留心就能拿到一些介绍的小册子,上面往往会有很多资讯,一般展示的是“地标,古迹与建筑”、“文化现场与艺术空间”、“市集与商铺”“餐饮”这些。

更多的,是城市里的细节。

行走的途中,集中观察,把看到的感受到的,与人交谈听闻来的,都记录下来。从博物馆观展回来,把展览的框架记下来,或拍下来。把一个城市、片区比较重要的特色提炼出来。这样,返回之后就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寻找灵感、提炼思路,在之后的行走中,也会容易比较异同。(如果感到无从下手,可以先从【风物、生活、设计】这三块易见得的方面入手)

多多接触当地人,集市上的人们、出租车司机、民宿老板等这些都是容易接触的。 小地方的博物馆、文博点的工作人员,往往会知道一些遗迹点的位置和信息。

当大的城市面貌趋同的情况下,对在地文化的探寻,往往从细微之处入手。比如通过观察行道树了解当地的地理气候,走进小超市看平常人家的调料、主食、饮料;走到“人民路”、“中山大道”边上的路段,或是手机地图上显示红色的路段上最忙碌的地方有什么;观察房屋的样式和色调;去市民中心(比如济南的泉城广场,哈尔滨的斯大林公园,杭州的湖滨银泰),这类城市公园往往是展现市民日常生活最真实的地方,市民的用语、性情;在大学校园里感受当地年轻人的气息。

当我心中储备关于目的地的知识,和观察事物的角度之后,每一次行走都像是开了无数个不同视角的摄像头,捕捉着周围的平凡和不平凡的一切。我观察,我记录,我思考,于是一趟走下来,脑子里装了很多东西。于是坐下来细细地理思路,找主干和支线线索,把一整幅图景描绘出来,这样就算了对当地有了一个全局的理解(也为之后再度访问提供了框架)。对这样的事,感到乐此不彼,感受到风景与心理的结合。

当你清楚地触及一个地方人们生活的样貌,就完成了一次与当地的互动。在行走观察的基础上,可以做些更有趣的城市议题调研、街头艺术实验,寻找城市印记(比如上海街头的字体合集)……